IEC 61131是一套国际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缩写IEC)制定的一个国际标准专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而制定。它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IEC 61131-3,它定义了用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的标准化编程语言。
IEC 61131-3 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编程语言: 标准规定了五种编程语言,包括梯形图(LD)、指令表(IL)、功能块图(FBD)、顺序功能图(SFC)和结构化文本(ST)。这些语言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控制任务,允许开发者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编程语言。
梯形图 (LD, Ladder Diagram):基于传统的继电器逻辑图。
指令表 (IL, Instruction List)**:一种低级语言,类似于汇编语言。
功能块图 (FBD, Function Block Diagram):以图形方式表示逻辑和数据流。
结构化文本 (ST, Structured Text):类似于高级编程语言,如Pascal或C。
顺序功能图 (SFC, 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用于描述算法的顺序和分支。
变量声明和关键字: 标准中定义了变量的声明规则,包括首字符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后续可以跟数字、字母或下划线等。关键字如“AND”、“OR”、“NOT”用于逻辑运算,以及“BOOL”、“INT”、“REAL”等数据类型关键字,都是标准化的,用于确保代码的一致性和可理解性。
注释: 注释在代码中用于解释说明,不被编译器执行。IEC 61131-3 标准规定了注释的格式,例如在TwinCAT3编程环境中,注释以斜体、绿色字体显示。
程序组织单元(POU): POU是IEC 61131-3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程序、功能或功能块。这些是构成PLC程序的基本单元。
IEC 61131的其他部分:
IEC 61131-1:定义了PLC的一般要求,包括术语和定义、设计和构造、试验和测试等。
IEC 61131-2:详细说明了PLC的硬件要求。
IEC 61131-4:涉及PLC的用户指南。
IEC 61131-5:包括PLC的通信规范。
IEC 61131-6:涵盖了用于功能块的标准库。
IEC 61131的优势
统一性:提供了一套统一的编程语言和结构,方便不同制造商和系统的集成。
可移植性:有助于在不同的PLC之间移植程序。
国际认可:被全球范围内的自动化和控制领域广泛接受和采用。
IEC 61131标准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统一的编程环境,使得不同制造商的PLC可以互相兼容,同时也使得程序员可以使用他们熟悉的编程语言。这些标准的使用使得 PLC 的设计和编程变得更加统一和标准化,有助于提高 PLC 系统的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和互操作性。这也意味着,如果一个 PLC 系统使用符合 IEC 61131 标准的编程语言和硬件,那么它可以更容易地与其他符合同一标准的系统兼容。
总的来说,IEC 61131 标准为 PLC 的设计和操作提供了一个全面和详细的框架,使得 PLC 系统的设计和编程更加高效和可靠,不仅促进了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互操作性、开发效率和可靠性。这对于推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新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