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常常能看到各类手艺人,从弹棉花棕绷床铜暖壶到打铁修表裁缝铺,如今都无声无息地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偶尔看到的也都是更具表演性质的景点设置,现代化冲刷了这些特有的生活场景,但其实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技术和文化就是各类手艺人创造的延续。
加拿大有种船叫CANOE,源自古印第安人的发明工艺,现在叫做“印第安独木舟”,全部制造材料来源于北美广袤的森林,筋骨来自桦木切片,船身来自桦树树皮,绑扎固定用的是云杉树的根蔓,防水胶用的是松脂+动物脂肪和木炭的混合。。。这种奇妙的生物组合在原住民工匠手里出神入化质朴实用,少有过分的修饰装扮,熟练的工匠3-4天就能制作完成一条船,后来的欧洲移民很快也学会了这种工艺,因为建造/维修材料随地可得,而且轻便易于搬运(Portage),这才得以在北美纵横交错且河浅湖深的水系往来贸易并不断向西推进,如果说毛皮贸易的经济动力催生了早期英法两大贸易公司(Hudson‘s
Bay和The Northwest
Company),两者相爱相杀最终合并成为了欧洲在新大陆殖民的主体——加拿大治理系统的前身,那么没有印第安CANOE做载体的北美殖民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通常比较严肃的历史学家也会揶揄加拿大国旗上不该是无厘头的枫叶,而应该是CANOE,至少也应该是Beaver(河狸,皮毛交易时代的主要动物)。
高技术快节奏时代人们更加怀念手艺人的淡定质朴,所谓“工匠精神”在今天走上了心灵抚慰的神坛,“情怀”、“温度”四处流淌;虽然现代CANOE已经采用更多高新技术,电脑3D设计让船身更符合流体力学,凯夫卡材料的船又轻便又牢固,价格当然也很高;但我查过还是没有高过全天然全手工的船,事实上现在已经很少人能按真正传统方式制作这样的船了。
偶然在Youtube上看到一段几十年前的视频,这是加拿大国家纪录片协会的藏品,全过程拍摄了加拿大魁北克地区一个67岁老工匠Cesar Newashish手工制作CANOE的过程,全片几乎没有语言,只有安宁的环境和真实的工作。我很能体会拍摄者的用意,这样的沉默正是工匠精神的底色,宁静的画面让你更专注于技术,因为那精湛的技术本身就很美好。
点击链接看珍贵视频: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